裸盘配置 我知道的有2种 下面分别讲下
第一种(性能我没测试过)
1.先创建裸盘设备 (不要对盘进行分区跟格式化)
[root@CMN-NC-X-X ~]# fdisk -l /dev/sdb
Disk /dev/sdb: 146.0 GB, 145999527936 bytes
255 heads, 63 sectors/track, 17750 cylinders
Units = cylinders of 16065 * 512 = 8225280 bytes
Sector size (logical/physical): 512 bytes / 512 bytes
I/O size (minimum/optimal): 512 bytes / 512 bytes
Disk identifier: 0x0001610e
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
2.修改配置
cat /etc/udev/rules.d/60-raw.rules  ###一块盘 加2行 注意raw1  多快盘 依次是 raw2 raw3 …..
ACTION==”add”, KERNEL==”sdb”, RUN+=”/bin/raw /dev/raw/raw1 %N”
KERNEL==”raw1″, OWNER=”ats”, GROUP=”ats”, MODE=”640″
#添加一个裸设备  是sdb盘  成功后会映射到 /dev/raw/raw1   其他的都是一些权限信息
3.启动裸设备
start_udev
也可以这样查看   ll /dev/raw/raw1
4.配置traffic server  storage.config配置
添加 一行
/dev/raw/raw1
5.重启服务
traffic_line -x
6.查看状态
echo “show:cache-stats”|traffic_shell
看到如下信息 说明已经配置成功
Bytes Used — 0 GB
Cache Size — 135 GB
第二种 (ATS 开发人员 FAQ 里面采用的方法  我们线上也是这种方法)
先来个 删分区的脚本吧(如果是新盘 那这个过程不用了)  我们自己用的
for i in {d..l};
do
fdisk /dev/sd$i  <<EOF
d
w
EOF
done
先看看裸设备的权限(因为我ATS 是用ats用户跑的)
权限不对 加一个就行  for i in {c..l};do  chmod a+rw /dev/sd$i;done
然后新建一个这样的文件 内容如下
然后   在storage.config 文件内 添加 裸盘
然后重启 ATS
确认是否生效
2种方法都说明了  有时间 测试对比一下性能 不知道有没有区别